责编:小乙 热度:27913
稳增长目标下基建发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领域,成为基建投资加码的又一着力点。今年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一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已纳入规划,水利建设上游建筑材料、输水管道等龙头企业有望直接受益。
近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表示,从数字来看,今年1-3月,全国完成水利投资1077亿元,跟去年同期相比,水利完成投资增加了35%。会议指出,2022年将再开工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项目,全年水利工程和项目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
“宽货币”的预期下,多路资金组合发力,水利工程施工加速在即,利好水利投资全产业链。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从产业链来看,水利建设上游建筑材料、输水管道等企业弹性大,受益于水利建设的程度较高。
作为塑料管道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国内最完备的管道产品体系,中国联塑或许又一次“站在风口上”。从企业前期投入来看,作为中国塑料管道主流产品标准的主持制定或参与制定单位、国内最大的塑料管道生产商,中国联塑在抢滩新一轮的“水利基建”红利早已布局,显得后劲十足。
“渠道畅通”精准对接
渠道优势是企业很深的护城河。对接水利工程总承包项目采购,渠道畅通是关键。成立30多年来的中国联塑,一直深耕市场,不断巩固并强化多渠道、广覆盖的销售网络,有效拓展市政领域销售渠道、掌握核心客户资源,渠道优势明显。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联塑先后为超过300多家水务公司提供了产品和服务,并与多家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组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透过深入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与此同时,中国联塑与中建四局、中建五局等大型央企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后者的优势进一步抢滩基建市场。
此外,中国联塑已拥有覆盖全国的广泛分销网络,与2603名独立一级经销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由此可见,在年产能达到320万吨的同时,中国联塑已逐步建立起布局广、响应快的渠道网络,实现了细分市场的全面布局。
“智能制造”保障供应
水利工程项目对材料供应管理严格,具有“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配送服务及时”等要求,考验企业整个供应系统的精准匹配能力。凭借产能规模大、布局广、质量优,配套服务能力强等企业优势,中国联塑能更及时响应水利工程项目稳定的供应需求。
近两年,中国联塑在生产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阔步前行,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全面开展自动化及智能化生产,物联网升级打造智能工厂,进一步提升整体产能。
据中国联塑2021业绩报告显示,塑料管道系统生产的年度设计产能由2020年末的303万吨扩至2021年末的320万吨,产能使用率维持在81.1%水平。2021年已先后在甘肃、四川、江西、广东、福建、新疆、印尼等地拓展生产基地建设。2022年,中国联塑计划在广西、甘肃等省份兴建新生产基地,加速智能工厂落地和复制。截至目前,联塑集团已建立了超30个先进的生产基地,分布于中国18个省份及海外国家。
这不仅为中国联塑进一步带来巨大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也将助力中国联塑实现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发展,实时对接市场需求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创新 ”建立壁垒
纵观中国联塑的发展史,“科技”发挥着重要的驱动增长作用。而在水利基建的政策红利下,中国联塑在产品领域的研发创新实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目前,中国联塑旗下给排水管道产品已覆盖到家装、民用、市政等领域。与此同时,中国联塑因应市场需求不断开发适合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需求的大口径市政管道产品。去年中国联塑实现RTP玻纤管规模化生产,成为拥有RTP 玻纤管行业最高标准和独家专利的企业,高压类 RTP 管可适用于高压注醇、油田注水、污水处理等系统;2018年“高性能厚壁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件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解决了大口径HDPE管道厚壁产品加工难度大,存在熔垂、内缩孔、尺寸不稳定等诸多行业内长期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2017年还在国内率先实现PVC管道全面无铅化,推动整个塑料管道行业无铅化进程……诸如此类,中国联塑在塑料管道领域的研发成果还有许多。
此外,近年来,中国联塑的产品线也在不断向智慧型靠拢。中国联塑智慧管网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标识、感知、资源整合,构建管线综合管理平台。
前方新产品、新技术抢占市场,后方中国联塑拥有强大的研发队伍作为支撑,为科研创新提供源动力,能够及时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对于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提出的定制化需求。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联塑目前拥有由博士、硕士、中高级工程师和行业顾问等组成的高水平技术研发团队1000余名,专利技术2220余项,并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今年,随着国家出台的地下管网、水利工程建设相关政策落地,水网建设进入加速期,“开工潮”将至。作为塑料管道领域龙头,中国联塑“研发、生产、销售”齐发力锻造硬实力,受益基建拉动需求,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