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Lenovo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当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当年一句气势非凡的广告语,让全中国人民的目光注视到了这家土生土长的中国IT厂商—联想。而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所熟悉的联想不仅收购了IBM的PC事业部门,将ThinkPad、Thinkcentre这两个知名品牌纳入旗下,更是一跃成为了全球领先的IT厂商。
联想的创业之路
1981年,IBM设想在一个新的层面个人层面上发展计算能力,以便将信息技术的潜能和生产力从大型机扩展到人们的家庭和工作中去。1981年8月12日,IBM正式发布了历史上第一台PC,从此人类就进入了个人电脑时代。1992年,一个传奇而响亮的品牌-ThinkPad诞生了!20多年来,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在个人计算领域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1984年,在世界的东方,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2006年时联想已然连续十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柳传志历数联想那些年经历的坎坷。他从未想过放弃。他说:“在联想遇到那种千钧一发的时刻,我还坚持着,因为我身上肩负着使命。”
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科学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首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都多有成就,是领导硬让他们改行。我可不是,我是自己非改行不可。”柳传志非要从头开始的时候,已经整整40岁了。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柳传志不太愿意提那段经历,因为“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一点价值都没有。只是到最后,1980年,我们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用了起来。我们心里特别高兴。但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的东西,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这使得我坚决地想跳出来。”1984年,科学院办科技展览,赵紫阳没有到会,科学院对此议论纷纷。柳传志也琢磨为什么赵紫阳不来看?“我觉得不来的道理是,赵紫阳更重视应用研究,更重视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但应用研究怎么能够推广变成产品,我当时也想不好该怎么走,但研究所的路,肯定行不通。”柳传志领头办公司的背景是,当时,中关村街上哗啦一下办起了一片公司,中科院计算所也有人出去办公司,或者给人打工,验收机器,验一天收入三四十元。当时计算所一个月的奖金也就三十多元,这对计算所正常的科研冲击很大。面对于此,计算所所长曾茂朝想:能不能计算所自己办个公司,积累点钱,上缴给所里,解决所里急需的实际困难。柳传志以往表现出来的组织能力使曾茂朝觉得他是最佳人选。
1984年,柳传志在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曾茂朝的支持下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
1986年,柳传志任北京联想总经理,1989年升为总裁。
1987年,柳传志学会了做贸易,联想代理的ASTPC,一个月能销好几百台。柳传志辞去联想控股总裁职务 朱立南接任。
1988年,柳传志和几个人来到香港,手里只攥了30万港币,他们到香港也只能和在国内一样先从做贸易开始,通过贸易积累资金,了解海外市场。1988年成立香港联想,柳传志成为香港联想主席。
1990年左右是联想高速发展的时期,柳传志除了搞好公司内部管理之外,他还要费尽心思为联想找到更多的资金,财务成本非常重,联想20万元起家以后,完全是靠利润来滚动发展,发展很困难。
1994年,成立微机事业部,全力支持29岁的杨元庆执掌联想PC。
1996年以后,由于业务做得好,不断地配股融资,使企业拿到更多资金,大大地降低了财务成本。1996年3月15日,联想率先发动了PC价格战,战胜了所有竞争对手,获得了中国PC冠军并一直保持。
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先生出任联想集团主席。
2000年,联想集团分拆出神州数码。并分拆联想集团,将两大块业务分别交给两个年轻人,再到联想控股的多元化发展,让杨元庆、郭为、朱立南、赵令欢等人各自成为几大业务的掌门人。
2001年,神州数码上市,先后设立联想投资和融科智地。
2002年,柳传志任联想控股公司总裁。
2003年,设立弘毅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