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古林草席怎么样,具有什么样的传统手工艺

责编:小月 热度:3094

目前国家都在弘扬民间流传下来的各种不同的工艺制品,很多传统的手工制作都被时间的流逝所丢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黄古林草席怎么样,具有什么样的传统手工艺。

黄古林草席

黄古林草席是浙江省的传统手工艺品。据南宋《宝庆四明志》记载,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古林草席已作为特产远销外地。至宋代,草席生产已具相当规模,古林成为全国草席的主要生产基地与贸易集散地,大量出口远销东南亚。草席的手工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本地农民世代相传,自童年起就学做草席,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点不能马虎。

传统手工艺

草席的手工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本地农民世代相传,自童年起就学做草席,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点不能马虎。

首先就是要备料,草席的主要原料是席草,席草于头年的10月~11月种植在水田,到次年7月上、中旬收割,通过三朝翻晒后,把干草捆成30斤左右一把,用早稻草覆盖贮藏备用,保管时严防通风受潮。除了席草为主料外,支撑加强的经线采用苎麻或络(绿)麻,搓纺成细绳,且有粗细之分。

编织则必须以两人为一组,配合默契,这是古林草席有异于其他各地的独特制法。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扣,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叉草,叉草人把草往“替臂”的口子上一掭,穿入“席筋”中间,将草送入筋内,马上将“替臂”拉回,压扣人立即把“扣”压下,同时得把伸露在席筋处的草根拗进。

最后就是修边和排席。把织好的席子晾晒后,平放在桌面上,去掉毛屑,用手掌把编织后的草往一个方向推,使草紧靠一起,席子就更结实,然后把排露的“席筋”打结扣牢,最后卷成筒状。

黄古林

黄古林

发扬保护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鄞西一带家家织席,因此它的技艺传承也是集体传承,户户承续。一般农户人家孩子在七八岁时就跟随父母开始织席,耳濡目染,从简单的操作逐渐到独自操作,可以说人人都会。但是,现在草席手工编织人员年龄都在六七十乃至80余岁,而且人数逐年减少,已到了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时期。

为了保护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鄞州区已将古林草席编织列入重点保护项目,并报送列入宁波市级、浙江省级保护项目。古林镇的仲一村被确定为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传承基地,村里80岁高龄的编织能手袁阿兰为传承人。古林镇中学还编制了《古林市场草席编织》教材并向学生授课,同时,建立了黄古林草席编织室、陈列室。目前该校已经成为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古林草席编织教学传承基地。可见,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还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黄古林

黄古林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黄古林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对此需要的你。草席能够帮助人们改善睡眠质量。

来源:品牌之家
甄选主题活动